各地中考

按省/直辖市查询: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天利中考网 > 中考资讯 > 地理

初中自然地理要点总结:冻土过程

来源:www.rcyhyy.com 2025-08-06

中考地理

冻土形成以物理风化为主,而且进行得非常缓慢,只有冻融交替时稍为显著,生物、化学风化用途亦很微弱,元素迁移不明显,粘粒含量少,常见存在着粗骨性。

高山冻漠土粘粒的K2O含量非常高,可达50克每千克,说明脱钾不深,矿物处于初期风化阶段。

冻土区常见存在不同深度的永冻层。在湿冻土分布区,夏天,永冻层以上解冻,因为永冻层阻隔,融水渗透不深,导致永冻层以上土层水分呈过饱和状况,而形成活动层,活动层厚度为0.6米至4米,若永冻层倾斜,则形成泥流;冬天地表先冻,对下面未冻泥流产生重压,使泥流在地表薄弱处喷出而成泥喷泉,泥流积于地表成为沼泽,因其下渗较弱,泥流、泥喷泉又混和上下层物质,使土壤剖面分化不明显,而在南缘永冻层处于较深部位,水分下渗较强处,剖面层次分化较好。

在干旱冻土分布区,白天因为太阳辐射强烈,地面飞速增温,表土融化,水分蒸发;夜间表土冻结,下层的水汽向表面移动并凝结,增加了表土含水量,反复进行着融冻和湿干交替用途,促进了表土海绵状多孔结皮层的形成。除此之外,暖季,白天表土融化,夜间冻结,都是因为由地表开始渐渐向下增温或减温一直大致平行于地表水平层次变化着的,所以,在干旱的表土上,强烈的冻结用途总是形成表土的龟裂。

在极地冰沼土区,因为低温,蒸发量小,地势低平处排水不畅,土壤水分常常处于饱和状况,导致土壤有机质和矿物质处于嫌气条件下,虽然有机质形成数目不多,但在低温嫌气条件下分解缓慢,表层常有泥炭化或半泥炭化的有机质积累。

总的来讲,冻土成土年龄短,处处呈现出原始土壤形成阶段的特点。

总结:矿物质也处于还原状况,铁、锰多被还原为底价状况,形成一个黑蓝灰色的潜育层,在高山冻漠土分布区,降水较少,土壤淋溶弱,剖面中总是有石膏、易溶盐和碳酸钙累积,导致土体呈碱性,表土结皮和龟裂等。

热点专题

  • 2021年青海西宁中考地理考试真题(已公布)
  • 2021年陕西安康中考地理考试真题(已公布)
  • 2021年云南文山中考地理考试真题(已公布)

[中考地理]2019地理第一轮复习办

[中考地理]2020年云南大理中考地